梁鍵隴: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他的高度,找到自我定位與價值,活出精彩人生
畢業於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的梁鍵隴博士,目前是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林光隆講座教授的博士後研究員,也是科技部110年度博士後研究學術研究獎得獎者。梁鍵隴謙虛的表示能獲得此獎項殊榮最首要的感謝是林光隆講座教授對他的提攜指導、家人全力的支持及學校提供的友善研究環境,梁鍵隴表示,要蹲得越低,才能跳得越高,他始終這樣砥礪自己,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中,要先找出自我的定位,才能適才適所,發揮自己價值,貢獻自己所長,並非常感謝審查委員給予自己的肯定。 |
材料科學研究:能創造永續發展的關鍵技術 梁鍵隴指出這次獲獎的著作「純錫材料之電遷移綜合研究:結晶性、微結構、及電性之影響」是結合先前執行科技部計畫的研究成果加以深入探討,其研究重點為探討純錫材料於電遷移(Electromigration)過程中的即時(In situ)材料反應行為,透過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及即時同步輻射 X 光繞射技術(Synchrotron XRD)觀察通電過程中的結晶性改變,研究結果顯示通電過程產生高差排密度,此對應著電致晶格瓦解(Electrodisruption)現象,並進一步提高材料片電阻。這項研究的學術價值與貢獻除了解析通電過程中材料的即時晶格與性質變化外,更提供文獻除了晶粒取向旋轉(Grain reorientation)與孔洞生成外另一通電導致電阻提升的機制。 梁鍵隴表示,他近年的研究主軸在「開發非熱電子風力(Athermal electron wind force)之應用於材料微結構及性質控制之學理基礎,並作為新穎的材料電處理(Electro-treatment)發展原理」,此技術可以透過焦耳熱(Joule heat)及非熱電子風力對材料進行直接退火,部份取代傳統高耗能金屬熱處理,以達成高效率、低耗能的材料處理目標,這種技術在當今追求永續發展的願景中具有高度應用價值,並能促進產業朝向永續發展與綠色製造為目標,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有關環保與永續發展議題,梁鍵隴期許自己的研究能為全球環保議題做出貢獻。
成大對我而言不只是栽育我的母校,更是我投入學術研究工作的起點 梁鍵隴進一步指出,他這次能獲獎原因除了研究內容外,更重要的是過去的學經歷背景與學術成果,梁鍵隴博士表示,他從大學、碩士班、博士班到現在的博士後研究工作接受成大的栽培已經超過10年,於成大多年累積的學術能量與聲譽提供良好的學術研究起跑點能與其他同儕競爭,並且有完整的碩博士訓練及博士後研究培育的機制及豐富的研究資源讓他能順利得獎。 梁鍵隴進一步表示,成大去年推動「Grand Review 博士生暨博士後研究學術競賽」,他是化材資學群「博士後傑出獎」的獲獎代表人,這個肯定也是促使他更積極爭取科技部博士後研究學術研究獎的重要推手。 |
梁鍵隴指出,當初碩士畢業繼續攻讀博士的契機是在大學時期參加台積電菁英種子營過程中,業界先進的寶貴經驗分享,讓他下定就讀博士班的決心,並期待進入業界發展與奉獻,但他提到,他很幸運能遇到林光隆老師,不只引領他走入學術大門,更帶給他正確的為人處事態度,在這樣的契機下,他期許自己未來能成為優秀的學術工作者,希望未來能進入大學任教,持續享受解決研究問題的過程,同時傳承知識與為人處事的態度給下一代,梁鍵隴表示他很慶幸能在成大與林光隆老師的細心栽培下順利找到教職,並將在未來於台科大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擔任助理教授一職並展開人生的下一頁。 博士後研究員是成為學術工作者的重要訓練經歷,工作內容專業且多元豐富 梁鍵隴表示,現今的學術環境已經不是博士畢業就能順利進入教職,必須有一段更深入的訓練過程,所以博士後研究員幾乎可以說是成為一名大學教師的必經之路,博後的經歷帶來更深入的學術訓練、了解學術環境制度的運作以及協助指導老師處理學術相關事務,除了學術研究外,更重要的是作為實驗室學弟妹的榜樣,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協助學弟妹找尋他們未來的職涯方向,他常跟學弟妹說要把眼光放遠思考自己未來想做什麼,然後通盤考量,例如:報考學校科系名聲、工作地點及目標工作的公司性質與發展潛力。梁鍵隴總結指出,博士後研究員的任務,不只是自我的研究及認識學術環境,更重要的是如何協助老師處理研究及教學事務、以及與學弟妹的經驗傳承。 無論你想從事什麼工作,我的建議是:興趣決定一切,做就對了! 梁鍵隴表示,想法與主見對自己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為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追求什麼,梁鍵隴進一步說,當你想好你的未來之後,如果是明確要去業界服務的人,在研究工作上建議著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材料科系的就業方向大部份是製程或研發工程師,製程工程師強調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高度專業知識;如果是想擔任研發工程師,那就必須有專業知識,並具有創新思維以及成本效益概念。此外,如果是要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無論是研究機構或教職,梁鍵隴建議要著重學術研究發表力及英語能力,並且培養國際觀,把握機會到國外交換學者或是參加國際研討會,從中找出屬於自己的學術研究之路。 |